欢迎您进入全国幼师人才供需平台!

首页 >> 热点关注

主题实践活动是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

当代中国儿童的道德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喜欢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什么?18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给出的答案是,85.78%的儿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91.07%的儿童对弱势群体表现出恻隐之心;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依次分别是主题实践活动、讲故事和各种形式的榜样示范等,占比分别为33.34%、24.80%和22.98%。

15203071526547.jpg


该调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和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开展,调查对象分布在中国七大地理区划中21个区(县)的189所学校。


报告显示,中国儿童整体上呈现出有传统、尚正义、守规则、重勤奋的道德风貌,绝大多数中国儿童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情感,中国儿童在道德行为上普遍表现良好,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性特征值得关注。


根据报告的数据,85.78%的儿童为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骄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91.07%的儿童对弱势群体表现出恻隐之心;85.41%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集体责任感;82.88%的儿童在当众受批评时明显感到自尊感受挫,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倾向于“一定改正,找回尊严”,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倾向于认为“有些难过,不应该当众批评我”。


儿童道德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性别、家庭生活方式、生活满意度状况和区域分布等方面。报告显示,家庭生活方式、生活的满意度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在诚信行为、家庭知恩回报行为、指出同伴错误行为、遵守公共规则行为,以及出面制止欺负并必要时求助他人的道德行为中,普遍高于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其中,差别最大的是诚信行为,高出30个百分点。


此项调查研究团队领衔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孙彩平表示,从报告反映的情况来看,中国儿童的道德成长整体上是很好的,但其中反映出一些差异性特征,如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程度会对儿童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这提醒我们,加强父母的陪伴,降低家庭的学业压力,提高学校课题的趣味性,让儿童快乐地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关键点,需要予以关注。”孙彩平说。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